2007年聖誕節是很棒的一天,全2007年最喜歡的一天。但我當天隨手拍下的照片中,呈現的卻是完全相反主題。發現自己好像在快樂的行進中,感受到了那一閃而過的些什麼。
##CONTINUE## 早晨空盪盪的機場,世界彷彿還沒有醒過來,沒錯!這一刻,和威爾史密斯一樣,我是傳奇:p
重點不在是二個人、很多人還是一個人,而是我們在那些狀態下感覺如何。妳知道孤獨和寂寞不一樣,於是如何選擇,就是場心的攻防戰了。
2007年聖誕節是很棒的一天,全2007年最喜歡的一天。但我當天隨手拍下的照片中,呈現的卻是完全相反主題。發現自己好像在快樂的行進中,感受到了那一閃而過的些什麼。
##CONTINUE## 早晨空盪盪的機場,世界彷彿還沒有醒過來,沒錯!這一刻,和威爾史密斯一樣,我是傳奇:p
日劇《HERO》上演後6年,木村拓栽帶著《HERO電影版》捲土重來,我必須很誠實地說,電影版實在非常「老套」。
##CONTINUE##
一切都是熟悉的樣子,從配樂、先爆笑後感人的劇情公式、讓人噴飯的的電視購物商品、什麼都有賣的神奇餐廳與老板、主要演員們排排站在林蔭大道下的畫面等等。6年不見,這些熟悉的要素一下子湧到我們面前,好像要彌補這6年來的空白,帶我們再回到東京地檢署城西支部。
就連檢查官久利生公平(木村拓栽飾)和事務官雨宮舞子之間的愛情也還是若有似無。日劇版的結尾,雨宮到小島上找久利生,大概所有觀眾都認為他們已經有了。結果,他們除了後來一起去看了一次世界盃足球賽日本隊的比賽後,已經6年沒有聯絡了-_-這不太可能吧?
於是,觀眾只好在電影的2小時中,不斷為這既害羞又驕傲的倆人敲邊鼓。「拜託!你們當中誰直率一點好不好!」很多人也都這麼想的吧?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麗,為了讓觀眾跟著他們一起情緒起伏,久利生和雨宮也只好一路不清不楚下去。
沒錯,這些都是很老掉牙的故事了。但新瓶裝舊酒我也愛得很啊,也許我們在想放鬆時,並不需要超過日常經驗太多的東西,像《我是傳奇》全世界只剩下一個人啦,像《惡靈古堡3》全人類都被病毒感染啦(這兩部還真像)。
於是,即使在《HERO》演完6年之後,我們還是可以找回那些那人大笑讓人流淚的故事。日劇迷應該可以放心。
不過,我還是覺得這彼此等6年的劇情太扯了,我想只有電影才掰得出來:p。身邊如果有值得珍惜的人,一定要好好對待對方啊。
PS:喜歡《HERO》的人,也可以看看老日劇《大搜查線》,感覺非常相似,也一樣出了電影版,還創下日本的票房記錄。
本站相關:
我一個人吃飯時總是要邊吃邊看點什麼,這真的是個壞習慣。最常伴飯的都是很輕鬆的節目或是漫畫之類的,不過這星期配晚餐和早餐的,卻是一本行銷書《行銷戰爭》,它實在寫得太精采了。
##CONTINUE##
200年前,一位普魯士的軍官克勞塞維茲(Karl von Clausewitz, 1780-1831)寫了《戰爭論》(On War)這本書,它幾乎影響了所有國家的建軍思想,至今仍被軍事院校奉為必讀經典。
兩位行銷專家賴茲、屈特重讀《戰爭論》後,發現它根本是部市場行銷學,因為克勞塞維茲對戰爭本質的描述與分析,幾乎都適用於商業活動。於是他們合作寫出了《行銷戰爭》這本書。這本書最精采的論述,就是企業應運動軍事原則,依自己在市場上不同的地位(軍力),採取不同的行銷戰。
詹宏志認為,若講行銷,沒有讀過比這本書更好,每次要出一本雜誌,他就不知不覺用《行銷戰爭》的分析圖來構想。
它是20年前寫成的長銷書,想想這世界上有幾本行銷書能存活這麼久呢?這幾天讀了感覺深受震撼,覺得就算自認為跟行銷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也可以去看看,重新檢視我們的舊觀念,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。
你不會因為較好的產品而獲勝,較高的洞察力才會讓你成為贏家。(麥當勞為何能贏過漢堡王?)
成為市場領導者的方法,不是因為比眾多的競爭者好,而是與眾不同。(戴爾電腦成功的因素)
有理想的人經常覺得,社會不接受某樣東西或理念,是因為這個社會水準不夠。「為什麼這東西這麼好,大家卻不接受它呢?」我想無數的社會改革者、媒體人、學者、文藝青年……都問過類似的問題。
詹宏志曾在篇文章中寫過:「從我崎嶇不平的生涯看來,文化工作者擁有的力量可以比他想像的還大一些。如果有年輕人問我如何做到,一時之間我可能會覺得靦腆,不禁囁嚅地說:『或者學一點經濟學?』…」
讀了這本書,看到一點點市場的東西,好像有一點點理解詹宏志上面說的那些了。
還有,《行銷戰爭》中特別以可樂大戰、漢堡大戰、啤酒大戰……等產業行銷史來分析,真的很適合邊吃邊看啊:p
米果的:不遙遠的距離
上面全是鬼扯。我開玩笑地這樣告訴朋友,沒想到她竟然跟我說:「這片很適合你」-_-
##CONTINUE##
昨天晚上到真善美看了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的特映會。很久沒有看到這種笑中帶淚,卻又後勁很強的電影了。放映時全場笑聲不斷,但看完這部電影離開時,我們可能都會苦苦思索著「到底什麼是快樂?怎麼辦到」。
為什麼我們會不快樂呢?
奧運體操選手丹米爾曼是大學裡的風雲人物,他擁有人人稱羨的完美體能、優秀的學習成績、家境富裕,然而卻在每個晚上都被惡夢驚醒。他有次在深夜的加油站遇見了一個老人,因為覺得那老人很有智慧,所以就戲稱他為「蘇格拉底」。本來米爾套是要跟蘇格拉底學如何跳高的,但蘇格拉底要教他的不是那些技巧,而是人生的智慧。
有段情節讓我印象深刻。老人帶米爾曼爬山,說要給他看一個很棒的東西。手腳並用爬了3小時後,他們到達的地方風景其實平凡無奇。米爾曼忍不住問:「這就是你要給我看的嗎?」
「不是!我要給你看的,是你腳下的那塊石頭」
米爾曼過沒多久就醒悟,其實他和老人一起爬山的這3小時非常快樂,最後到山上會看見什麼,其實一點也不重要。
這是人生的比喻。一直以為,只有等到未來追求到某些東西,從此才能幸福快樂;就像爬山一樣,以為快樂是到達山頂之後會看到什麼驚人的景色,於是我們忽略路上的一切,以為快樂是追求成功之後的獎賞,我在想,我們會不會都誤會了,其實幸福是一種態度。
這種「活在當下」的道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,但知道只是知識,而能夠去實踐它才是真正的智慧。這部電影笑聲和淚水交織,拼出了含著淚的微笑,和帶著笑的悲傷。
看這部電影大概前20分鐘,我一直想著今天的一些事,還有電影結束之後要如何如何。才明白我總是在後悔過去、恐懼未來,這樣的我並沒有真正活著。
雖然在深夜的捷運上,我沒遇到柏拉圖也沒遇到飯島愛,但我好像明白這幾個月的無力與焦慮從何而來。
大家也到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吧(10月26日上映),電影裡還有好多深刻的想法,雖然人是不可能在一瞬間脫胎換骨的,但這部好看的電影,會是個開始,推薦給所有追求幸福、或是覺得困惑的朋友。
我想去買原著小說來看。
雷光夏的聲音我很熟悉,她的音樂中有不少旁白,非常溫柔動聽。她的聲音和音樂總讓我聯想到宇宙、黑暗、海洋和月亮。之前我以為她每句話都會非常感性,昨天現場才發現她講起話來很有趣,很能帶動現場氣氛;她說今晚不是演唱會,而是「中秋聯歡晚會」。她也在唱完第一首歌之後,說她忍不住一定要講,台下有位2歲小妹妹的白色尿布「走光」了,害她唱歌時也忍不住一直看……
雷光夏的音樂給人的感覺其實輕輕的、淡淡的,不會讓人感動到全身起雞皮疙瘩,但她的歌不會聽膩,只要將CD一直播放一直播放,就可以感覺到房間裡的空氣變得不太一樣了,總覺得這些音符總是保持距離、慢慢挖掘我們內心裡的憂傷,然後溫柔地把這些化成幽微的氣息。就像一位真正的好朋友一樣。
走出植樂空間,耳裡迴繞著剛剛第一次聽到的《黑暗之光》這首歌。「我好久沒聽到那麼讓人感動的音樂了,」R說。真的好像有些什麼被改變了,一樣走在內湖堤頂大道,但那下不停的雨和泥濘的人行道,好像都變成讓人愉快的事了。
圖中紫衣者為雷光夏
沒多久,室友的鬼叫再一次把我吸回去看電視。沒人想得到,紅襪隊引以為傲的牛棚,會在這半局一口氣掉了6分,讓洋基反而以1分領先,真的是神奇的大逆轉。最後,洋基就贏這1分。我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樣讓人血脈賁張的比賽了。
運動比賽就是有種魔力,各種統計數據都只是參考,實際一上場打,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。尤其是棒球,這種沒有時間限制的比賽,什麼事都可能發生。誰知道今天洋基近況奇佳的派堤特,反而會比松士反大輔先被打下去呢?誰又能知道,紅襪原本十拿九穩的比賽,卻敗在過去最有信心的中繼、後援投手群?
棒球是濃縮的人生,於是我們可以很容易把自己的生活代入。我們在看的,不只是電視上的球賽,更看著那個內心充滿渴望的自己。每次看到後來居上的比賽,都會讓我們相信,自己亂糟糟的人生,終究有一天也會得到逆轉驚喜。
這場洋基大逆轉的比賽告訴我:我們可以什麼都沒有,就是不能沒有希望。
這樣的比賽很好看,但希望明天王建民還是投得順一點,他的比賽就別太刺激了:p
A、又聰明又努力的
B、聰明的懶蟲
C、又笨又懶的
D、很笨但很努力
##CONTINUE##
很多人的首選大概都是C吧?因為他們對工作不會有任何幫助。
其次可能是B,因為他們說不定可以拯救地球,卻浪費老天給他們的才華。
二次大戰時德國元帥馮.曼斯坦(Von Manstein)卻有不同的看法。他對軍官的看法如下:
C、又笨又懶的:別管這些人,他們沒有害處。
A、又聰明又努力的:這些人是非常好的幕僚,會審慎考慮每個細節。
B、聰明的懶蟲:這種人最適合當最高統帥
D、很笨但很努力:這些人是威脅,必須立刻開除。他們會替所有人製造出額外的工作。
我看了點頭如擣蒜,尤其當這種人成為指揮官更是可怕,他擅長下達各種沒有效益的策略,進行各種不知為何而戰的戰役。他越努力想做所有的事,結果就是導致軍隊叛變,最後什麼都做不成。
現在真的覺得,我就像很多人,往往把自己搞得太忙,分辨不出什麼事情真正重要。而懶人因為希望盡量少做事,而達到最大的成果,所以只專注在關鍵要務上。真的,我越來越相信需要專注的80/20法則了。
相關:快樂的80/20法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