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昭寺正面,這裡是西藏殿堂中的殿堂,也是生活重心,藏人的生活都是圍繞著它展開的。 |
信眾們不遠萬里來到拉薩,為的就是一睹大昭寺裡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,據說這尊像由釋迦牟尼親自開光加持,見像如親見佛祖,也讓大昭寺成為聖地中的聖地。
早晨走到大昭寺門口,寺前廣場滿滿都是磕等身頭的信眾們。這裡是西藏地圖裡的一個小點,卻成了朝聖者夢想篇章的句點;走到這裡,心願得以完滿,夢想從此實現。
我聽過一些西藏朝聖者的故事,其中最艱辛的就是磕著等身長頭,花費數年時間,從家鄉一路往拉薩而來。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,方法是三步一身;先是口裡唸著六字真言「嗡嘛呢叭咪吽」,向前一步,雙掌合十。再向前一步,雙手高舉。踏出第三步,上身微微前傾,膝蓋著地,身體向前、五體投地。最後雙臂貼在耳旁,雙手向外畫出半圓型弧線收至腰處,接著以手撐起身體,重新再站起來。
一大早大昭寺前就擠滿了磕長頭的人們 |
兩位小朋友對著大昭寺方向磕長頭 |
這些苦行朝聖者衣衫襤褸、滿身塵埃;但他們千年以來的跪拜與執念,把大昭寺主殿門口地版的大石琢磨得光亮如鏡。
一首藏族民歌描寫磕頭朝聖者的心情:
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體量過來的
白色的雲彩是我用手指數過來的
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樣攀上
平坦的草原我像讀經書一樣掀過
前來朝拜的藏族老人家,鬢上的白雪阻止不了他們的決心 |
藏人朝聖者的神聖終點,是我在西藏之行旅的起點。我向上天祈求,願未來能有條路也讓我堅定向前,就算風雨,就算雷電、就算路遠,就算試煉、還是能隨遇而安、心甘情願。
相關內容:旅行的意義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