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

【西藏行4-2】聖湖-納木錯


    晚上六點到納木錯之前,巴士有爬過海拔近5200公尺的那根拉,我的高原反應又加重了,身體不適時我就容易暈車。到房間放行李的時候,我告訴室友阿金,我必須躺一下,請他等等要出發時叫我。

    但是,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座湖就被深深吸引,所謂的躺一下也只是十分鐘,為了看湖,我用意志力讓暈車的症狀一下子消失,就跟著大家跑了出去。

    納木錯是藏語「天湖」的意思,是西藏的三大神湖之一,它海拔4718公尺,東西岸全長70公里,南北寬30公里,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。藏傳佛教傳說,在羊年時來到這裡轉湖念經一次,可抵平常的十萬次,投資報酬率非常高。

    納木錯最特別的地方在山與湖的組合,遠方是念青唐古喇的北部山麓,沒有植被的山巒,頂端覆蓋著終年白雪,顯得現純淨而簡單。眼睛所及,全是連綿的山脈,我不禁聯想想,所謂的越爬越高,是代表更多更雜亂的生活與細節,還是像這裡單純如雪、壯闊如山,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?

    湖裡的水是靠念青唐古喇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,湖面廣大,據說繞湖一圈要20幾天。記得有個故事說,有位微服出巡的皇帝,看著江面問和尚有多少船,和尚說:「江上所見,唯名與利耳。」但是在這裡,西藏人因為信仰不太吃魚,湖面沒有漁船,也沒有渡船,只有一片湛藍,沒有一絲雜質的平靜湖面。

    這風景觸動了每個人,它把我們從喧囂吵雜中拉出,喚醒了心底那種渴求單純的願望,彷彿連靈魂都被洗滌了一回。

    所謂的聖地,就應該是一個純淨安祥的地方,不管它是在5000公尺的高原湖泊,還是在我們的心裡。





    轉湖一圈要20天,於是我們選擇簡單版的,繞著湖東南岸的札西半島一圈。導遊說大約要花1小時,但是我們都貪戀這裡的美色,不到天黑絕不罷休。

    我們花了3個小時轉湖,晚上9點還仍不甘願地在夜色中去吃晚餐。在這種氣候下活動,如果沒有戴口罩,口鼻一下就會變得很乾;我忙著拍照,路上不小心把口罩弄丟了,又沒有帶水,眼前是大湖,而我卻像個迷失在沙漠的旅人。

    感謝Tina趕快跑過來給我水,讓我才有辦法轉完這一圈。這趟旅行的前半段,我想在團員們心中的形象,大概是老是一副快掛的可憐模樣吧?

    對我來說,在西藏所有的美景好像都要用身體的困頓來換,可是,當我在擁擠的車陣中,在成堆的電子郵件、稿件,或是在人情世故裡覺得窒息,有時候納木錯的影像會悄悄回到我心裡,用純淨的美麗,讓我能夠重新呼吸。

    如果在水裡投下明礬,就能讓水質澄清,那把我們最喜歡的景色放在心裡,是不是也能讓我們平靜?

 
驗一次白色犛牛踏進湖水,10元人民幣。

納木錯湖旁的神廟
住在神廟裡的阿媽,日夜在湖畔守著聖山,屋裡的神像與照片,都是她信仰的象徵
阿媽的臥室,西藏的房間從古早就是椅床合一,也許沙發床的概念就是這麼來的。床上爬著幾隻可愛的貓仔



 
母狗看到我們正在逗弄她的小狗,走過來關心一下。我們的導遊每次休息時都會手拿念珠頌經
  

納木錯湖旁的合掌石,連大地也雙手合十,對著湖邊祈禱,求神悲憫人世間的苦難
從另一個角度看合掌石
 

夜色即將來臨,湖邊一片金黃,我們走回住處
札西半島的尼碼堆牆,每塊石頭都寫滿經文

 


回到住處,大家圍坐準備吃飯,身體快累癱了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