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##CONTINUE##
如果有條路確定幸福卻很短暫,那你會選擇這條路嗎?日本電影《現在很想見你》(いま、会いにゆきます)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。
2005年時,第1次在戲院聽到這麼多哭聲,除了電影配樂,擤鼻、啜泣和抽面紙的聲響也形成環繞音效,在黑暗裡此起彼落。我表面上靜得像尊泥塑人偶,但臉上早有2條小河默默流動。
對女主角澪(竹內結子飾)在人生路上選擇短暫的幸福,覺得感動也讓人心痛。此外,或許也是因為在喪母的「佑司」身上,輕易就能發現了自己的影子吧。我 邊看邊想,人擁有的時間這麼有限、幸福的保存期限這麼短,為什麼我就是不懂得珍惜呢?其實我知道的,只是不想承認或不願意想起來而已。
喜歡這部電影說故事的方式,多次的倒敘卻不雜亂。男女主角原以為是自己單戀對方,後來才了解他們對彼此的愛情早有默契,還有澪為何會在死後1年再度出現。(看完才知道這不是鬼片,而是回到未來:p)電影一點一滴地讓真相大白,卻又在結尾與開頭前後呼應,讓人的思緒重回第一幕,才明白那種沒有激情,但衡久又帶有責任感的愛,卻讓人這麼感動。
死後再出現1個雨季的媽媽,撫平了父子倆對她早逝的悲傷,還有他們深埋在心底的自責與創痛,讓他們的未來過得很好。喜歡這部電影的人,重看的時候只要看到片頭,大叔外送生日蛋糕的那一幕,大概就會微笑著流淚吧?
現代可以提供預測命運與解讀的方法太多了,很多人情願到處尋求建議與保佑,就是沒有把選擇權交到自己手上。
在命運的交叉點,迷宮般的迴廊,我覺得非常迷惘。或許面對那些不知何去何從的迷感、,真正能依賴的不是那些指引,而是自己的抉擇能力吧?
希望自己做好選擇就要堅定向前走,夢想著光明,投身走向最深邃的黑暗,腳步不停滯、不眨眼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